大家好,我是老朋友牙牙。
有人喜欢小动物,有人喜欢游戏,有人热爱画画,有人热衷于摆弄花草……
每个人都有自己热衷或者喜欢的事物,这再也正常不过。
但有人却喜欢别人穿过的衣物,特别是贴身衣物!
这些贴身衣物在互联网上也有一个特别的名称——原味。
在某二手平台,只要搜索“原味”相关字,就会跳出“原味内裤”,“原味内衣”等等。
这些“原味”还会因为穿的时间长短、味道残留浓烈程度分成不同的价格层次。
越是“新鲜”、性感的衣物,价格越高。
越是“入味”越值钱,即残留的味道越浓烈,价格越高 ,说是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女性的魅力和气息。
而之所以有这么多“原味”卖家,正是因为有需求就有市场。
那么,喜欢原味的究竟是怎么样一群人呢?
据家住河南省的李女士讲述,她在给17岁的儿子收拾房间时,发现孩子房间里竟然出现了一条女士内裤。
第一次发现时,并未在意,恍惚觉得应该是自己的内裤落在了孩子的房间。
然而,没过多久,孩子的房间里再次出现了女士内裤,内裤款式绝非是自己会买的类型。
这就引起了李女士的注意,难道是儿子早恋了??女孩内裤还放在他房间,这绝非是什么好事情!
于是李女士开始暗暗调查儿子的行踪,发现儿子最近和一名女子走得非常近,经常私下会面。
李女士决定找儿子谈一谈早恋的事情。
不谈不知道,一谈吓一跳。
原来,经常与儿子见面的女子并非儿子的女友,而是售卖“原味”的商家。
儿子房间里的女性内裤正是这个商家卖给儿子的!
至于儿子买原味的原因只是对“原味”感到好奇而已~
不过,牙牙觉得,李女士儿子买原味的原因并不像其说得那么简单,如果第一次买原味是好奇,那么之后已经知道了原味为何物,断不会再有之后的数次交易。
李女士儿子极有可能是恋物癖。
根据百度解释恋物癖是指经常反复地收集异性使用过的物品,并将此物品作为性兴奋与满足的唯一手段的现象,并且患者大多数为男性。
恋物癖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。而且患者在偷窃恋物的前后心理也是相当复杂、矛盾重重的,没有得手之前,往往感到焦虑、紧张和不安,一旦得手,虽然性心理得到了满足,但常常又会因憎恨自己的这种行为而产生自责、悔恨、忧郁、痛苦、自卑等心理冲突。因此,经常是有改过之心,无改过之举。
有恋物癖心理的男性并不在少数,且没有年龄限制。
来自安徽的张女士就曾爆料称自己的丈夫有恋物癖。
那时候,张女士突然发现自己家有两条不属于自己的女士内裤。
张女士的第一直觉是丈夫出轨了,立马打电话质问丈夫,可没曾想,丈夫却死咬住自己绝对没有出轨。
张女士当然不相信,丈夫回家后,她继续质问。
眼看着就要发展到离婚的地步,丈夫终于交代了一切。
原来,这两条内裤是丈夫花钱从别人那买来的!
值得一提的是,一般恋物癖被发现,早就已经在私下进行过多次买卖了。
也正是有这群愿意为“原味”付出高价的人,才能形成一个怪异的“原味”市场!
这种市场虽看起来无害,却是病态心理的聚集地。
病态心理需要的不是任其发展,而是对症下药,真正做到根治!